南通農商銀行官網歡迎您瀏覽!
您的當前位置: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詳細頁面

資管統一監管來臨 銀行理財轉型迫在眉睫

來源:發布時間:2017年12月29日

  2017年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等5部門發布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重點針對資管業務存在的多層嵌套、杠桿不清、監管套利、剛性兌付等問題,設定統一的標準規制,我國資管行業首次迎來統一的監管標準,是我國資管行業乃至金融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新規對銀行理財影響深遠。一方面,隨著剛性兌付的逐步打破,投資者對理財產品的風險溢價會上升;另一方面,監管趨嚴在提高理財管理成本的同時,銀行理財的轉型也迫在眉睫。銀行理財將向真正的凈值化轉型,這不僅影響到銀行的資管部門,對銀行的客戶部門(零售、私人銀行和公司部)也是挑戰。銀行理財未來也將走向子公司化,實現與母銀行的風險隔離。

  點評:

  董希淼(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這是在人民銀行牽頭下,金融監管部門通力合作,出臺的首個針對資管業務頂層設計的綱領性文件,將為資管業務規范發展奠定基礎、指明方向。

  金融機構資管業務由于跨越不同的金融市場,具有通道性特征,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各個行業和市場交叉領域的矛盾較為集中,部分金融機構在開展資管業務過程中,還存在亂加杠桿、多層嵌套、剛性兌付等問題,亟須出臺相應的指導意見,統一監管標準和規則,規范市場發展。因此,《指導意見》將“規范”作為核心主題詞,將風險防范放在突出地位,主要體現在:一是統一同類資管業務的監管規則和標準,彌補監管短板,消除監管套利空間;二是推動業務發展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推動資金“脫虛向實”,消除金融空轉;三是明確具體業務的政策要求,比如禁止多層嵌套行為,降低風險跨領域、跨行業、跨市場傳遞。

  明確提出打破剛性兌付的監管要求是《指導意見》的重要內容。首先,要求以凈值化管理模式替代之前的預期收益率模式,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其次,提出剛性兌付認定標準,出現四種情形可認定為剛性兌付;再次,明確剛性兌付行為的懲處標準,對兩類金融機構采取不同的懲處方式;最后,鼓勵對剛性兌付行為進行投訴舉報。這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投資者不清楚自身承擔風險大小等問題,推動資管產品和服務加快轉型,引導資管業務尤其是銀行理財產品回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本質。

  打破剛性兌付將促進資管業務更加規范健康,從長遠看將利好資管行業發展。但同時,這一監管要求的提出,對有關各方帶來不小的挑戰,應利用好過渡期,共同努力,協同推進。金融機構要切實履行好“賣者有責”,在產品設計、盡職調查、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要加強投資者教育,對客戶做產品適銷性評估,引導客戶選擇合適的產品,盡量減少打破剛性兌付初期的負面影響。投資者對此要保持理性,做到“買者自負”,降低剛性兌付預期。社會各界也要創造有利于打破剛性兌付的外部環境。

  同時,在統一和規范資管業務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注意“嚴監管”與“促穩定”并重,充分認識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做好預案,聽取金融機構意見建議,并給予充足的調整時間,推動資管業務健康平穩發展。(轉自: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国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