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農商銀行官網歡迎您瀏覽!
您的當前位置: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詳細頁面

MPA實質落地 中小銀行規模增速放緩

來源:發布時間:2017年12月29日

 

  自2017年一季度起,央行將表外理財正式納入廣義信貸范圍。

  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測算范圍的再次擴大,是有效緩解金融機構在表內機構通過騰挪資產等手段規避監控管理的要求,也是去杠桿、擠泡沫,緩慢釋放表外理財風險的需要。政策實施后,中小銀行廣義信貸增速達標面臨較大壓力。

  截至2017年9月末,銀行業機構總資產達到240.2萬億元,同比增長10.6%,較2016年末下降5.8個百分點。部分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出現資產負債的“雙縮”。理財產品增速連續8個月下降,9月末降至4%,比去年同期下降30個百分點。中小銀行下降尤為明顯,城商行和農商行理財余額增速同比分別下降了40個和90個百分點。

  MPA考核對銀行的流動性管理產生直接影響,最終目的是影響銀行的資產負債行為,抑制影子銀行規模,引導銀行資金回表,“脫虛向實”。

  點評:

  溫彬(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

  為了更好地應對金融順周期性和跨業傳染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央行于2016年起將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與合意貸款管理機制升級為MPA。MPA重點從資本和杠桿、資產負債、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等七大方面對金融機構進行考核,為宏觀審慎管理提供了量化工具,有助于金融機構加強自我約束和管理。

  自MPA考核實施以來,其范疇和內涵不斷豐富和完善,作用和效果日益顯現。在今年金融部門“去杠桿”的背景下,表外理財被作為廣義信貸納入MPA考核,明年起擬將同業存單作為同業負債納入MPA考核。上述考核范圍的變化有利于約束金融機構增加杠桿和信用擴張。過去幾年,受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影響,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遭遇發展瓶頸。隨著資本市場和金融創新快速發展,中小銀行紛紛布局金融市場和同業業務,一方面通過同業存單實現負債規模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通過理財、委外等方式做大表內外資產規模。這種模式在給銀行帶來規模擴張、盈利增加的同時,也引發了資金空轉、監管套利、“脫實向虛”等問題。目前,MPA考核已實質落地,中小銀行規模增速放緩,部分銀行已經出現“縮表”現象。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下一階段,隨著更

  多的金融活動、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將被納入宏觀審慎政策的覆蓋范圍,MPA考核也將日臻完善,并在宏觀審慎管理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銀行應按照MPA的考核要求,加快戰略轉型,實施差異化經營,健全全面風險管理機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轉自: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国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