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農商銀行官網歡迎您瀏覽!
您的當前位置: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詳細頁面

回歸本源 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來源:發布時間:2017年12月29日

  2017年4月7日,銀監會印發《關于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回歸本源、突出主業,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銀監會數據顯示,2017年前10個月的銀行新增資產中有79.5%是新增貸款,比去年同期高出35.2個百分點,銀行業回歸本源、專注主業的效果在貸款的增量和占比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此外,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有所提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文化產業貸款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2434億元和624億元,用于小微企業貸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涉農貸款和基礎設施行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5.4%、44.2%、10.8%和16.4%。

  點評:

  宗良(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根本,是社會財富和綜合國力的基礎,更是強國之本、富民之基。一個國家要想保持長久的經濟競爭力,必須做大做強實體經濟。金融業必須植根于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既是金融業的使命,也是實現金融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業要回歸本源,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更是將服務實體經濟列為三項任務之首。

  2017年4月,為進一步指導銀行業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相關工作,銀監會發布了《關于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此舉既是對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精神的貫徹落實,也是促進銀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有力地增強了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

  近年來,銀行業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同時也存在資金“脫實向虛”的狀況,實體經濟的一些合理融資需求沒有得到應有的滿足,突出表現為:科創企業、小微企業、“三農”不同程度地面臨“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秉承回歸本源、突出主業的原則,2017年,銀行業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增貸款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加大了對國家重大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順應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導向,積極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增加投向相關產業的貸款,促進了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助推落實“三去一降一補”決策部署取得明顯成效,為推動實體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地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實業興則金融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是金融業生存的根本,要將實體經濟和金融業看作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銀行業要將自身發展放到中國經濟改革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繼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進一步通過創新來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服務,持續推動普惠金融業務的發展,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在支持實體經濟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平穩發展。(轉自: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国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