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農商銀行官網歡迎您瀏覽!
您的當前位置: 消費者權益保護?>?金融知識宣教專區>詳細頁面

關于防范不法貸款中介的風險提示

來源:發布時間:2025年04月07日

  關于防范不法貸款中介的風險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假冒銀行渠道部的名義,向消費者開展電話推銷,打著正規機構、無抵押、無擔保、低息免費、洗白征信等極具誘惑性的旗號誘導消費者辦理貸款,但其背后往往暗藏著高額收費、貸款騙局甚至洗錢詐騙等套路陷阱。

  一、風險案例

  李先生因生意周轉急需用款,接到自稱某某銀行渠道部客戶經理電話,聲稱可走內部流程便捷辦理高額低息貸款。一通操作下來,李先生不僅前期向某賬戶支付高達9000元的手續費,且最終辦下來的并非某某銀行貸款而是年利率高達15%的小額貸款公司高息貸款。

  二、風險解析

  不法貸款中介不只是為了誘騙消費者貸款進行虛假宣傳,甚至有可能是電信詐騙不法人員。

  風險一:騙取高額手續費。在消費者通過不法貸款中介從銀行獲得貸款后,這些中介又會以各種名義要求消費者將貸款資金打入指定賬戶“走賬",偽造“流水”。消費者一旦進行轉賬操作,這筆資金大多以“服務費用”等名義被截留,很難要回,消費者將面臨維權困難。

  風險二:提供名不副實的中介服務。不法貸款中介往往瞄準對貸款業務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問題的消費者群體下手,提供所謂的“優惠貸款”“迅速放款”服務;有些甚至會不顧消費者償還能力,慫恿消費者從各類網絡借款平臺申請高息貸款。這些中介目的就是通過騙取高額費用快速斂財,而不是為消費者提供貸款服務。

  風險三:誘導成為洗錢“工具人”。不法貸款中介往往以貸款放款業務需要大量銀行流水為由,吸引、誘騙消費者提供個人銀行卡,將詐騙所得資金存入消費者的銀行賬戶,要求消費者到銀行網點取現并交給指定人員。提供銀行卡、幫助取現的消費者不僅無法獲得所謂的貸款,反而淪為電詐“工具人”,成為犯罪鏈條中的一環,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三、風險提示

  (一)通過正規機構獲取貸款服務。如果有借款需求,消費者應首先通過銀行等正規機構的官方渠道進行咨詢或者辦理。如果確需中介服務,注意核實中介機構資質,詳細了解中介服務合同內容,切勿輕信間接的貸款服務要約,警惕貸款營銷宣傳中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息費標準等虛假宣傳行為。

  (二)理性評估自身及貸款條件。消費者向銀行或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申請辦理貸款時,要注意查看綜合息費成本、還款要求等重要貸款信息;堅持誠信理念,向正規機構提供真實貸款申請資料,珍惜個人征信,理性借貸,及時還款。

  (三)切勿隨意向無關賬戶轉賬。消費者應注意防范超出貸款合同約定的轉賬,警惕以“刷流水”“走賬”等為由的打款要求,防止資金被騙。如發現自己陷入不法貸款中介陷阱,應保存好相關證據,及時通過報警、訴訟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南通農商銀行提醒廣大消費者:防范不法貸款中介,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守護您的財產安全。

  

  

  文章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国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