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錢袋子 護好幸福家 遠離非法集資 守護美好生活
來源:發布時間:2025年06月13日
守住錢袋子? 護好幸福家
遠離非法集資 守護美好生活
一、非法集資新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法釋〔2022〕5號:
1.關于行政認定的問題
行政部門對于非法集資的性質認定,不是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進入刑事訴訟程序的必經程序。行政部門未對非法集資作出性質認定的,不影響非法集資刑事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認定案件事實的性質,對于案情復雜、性質認定疑難的案件,可參考有關部門的認定意見,根據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定作出性質認定。
2.關于“向社會公開宣傳”的認定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第二項中的“向社會公開宣傳”,包括以各種途徑向社會公眾傳播吸收資金的信息,以及明知吸收資金的信息向社會公眾擴散而予以放任等情形。
3.關于“社會公眾”的認定問題
下列情形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規定的“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1)在向親友或者單位內部人員吸收資金的過程中,明知親友或者單位內部人員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而予以放任的;
(2)以吸收資金為目的,將社會人員吸收為單位內部人員,并向其吸收資金的。
4.關于共同犯罪的處理問題
為他人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資金提供幫助,從中收取代理費、好處費、返點費、傭金、提成等費用,構成非法集資共同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能夠及時退繳上述費用的,可依法從輕處罰;其中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作為犯罪處理。
5.關于涉案財物的追繳和處置問題
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的資金屬于違法所得。以吸收的資金向集資參與人支付的利息、分紅等回報,以及向幫助吸收資金人員支付的代理費、好處費、返點費、傭金、提成等費用,應當依法追繳。集資參與人本金尚未歸還的,所支付的回報可予折抵本金。
將非法吸收的資金及其轉換財物用于清償債務或者轉讓給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繳:
(1)他人明知是上述資金及財物而收取的;
(2)他人無償取得上述資金及財物的;
(3)他人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取得上述資金及財物的;
(4)他人取得上述資金及財物系源于非法債務或者違法犯罪活動的;
(5)其他依法應當追繳的情形。
查封、扣押、凍結的易貶值及保管、養護成本較高的涉案財物,可以在訴訟終結前依照有關規定變賣、拍賣。所得價款由查封、扣押、凍結機關予以保管,待訴訟終結后一并處置。
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財物,一般應在訴訟終結后,返還集資參與人。涉案財物不足全部返還的,按照集資參與人的集資額比例返還。? ?
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財物,一般應在訴訟終結后,返還集資參與人。涉案財物不足全部返還的,按照集資參與人的集資額比例返還。
二、非法集資四個常見手段
非法集資一般是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籌措資金、吸收存款的行為。
根據我國的金融法規的相關規定,非法集資是屬于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
一般說來,非法集資常見四大種類:
1.承諾高額回報
不法分子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后,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2.編造虛假項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有的甚至組織免費旅游、考察等,騙取社會公眾信任。
3.虛假宣傳造勢
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在各大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廣告、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雇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制造虛假聲勢。
4.利用親情誘騙
有些非法集資參與人,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有時采取類傳銷的手法,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系,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三、四招識別非法集資
第一招:望
1.看店招店牌。是否含金融、貸款、投資理財、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字眼。
2.看人員聚集。門店經常有老年人聚集、樓宇有著職業裝年輕人陪老年人出入、酒店里常有投資推介或者答謝活動、開發區企業常有大客車拉人參觀。
3.看廣告資訊。戶外LED大屏、小區宣傳欄、電梯廣告、街頭小傳單、微信朋友圈有投資理財、融資貸款、炒股配資、商品交易投資、買服務送保單、商品銷售返利等廣告信息。
提示:國家規定,大多數投融資產品是不能公開宣傳的,公開宣傳的多數是騙子!
第二招:聞
1.聽是否承諾保本。宣傳承諾保本的基本都是違規。
2.聽是否利息過高。宣傳產品年化收益率高于銀行一年期貸款利率2倍以上的,存在違規風險。
提示:國家規定,所有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息;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多數是騙子!
第三招:問
1.問企業是否有資質。金融是特殊行業,需要專門審批,如果企業沒有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證監等部門的批文,一般都是違規的,就涉嫌非法金融活動。
2.問人員是否有執照。大多數金融行業都要求從業人員具有特定執照,對學歷較低的小伙子、小姑娘要多問一句。
提示:工商營業執照不是行業許可,不能批準集資、放貸等行為!
第四招:切
1.通過政府網站查詢相關企業是否有違法犯罪記錄。
2.看集資機構是否已被相關媒體曝光,是否有負面報道。
提示:一些影響較大的非法集資犯罪行為,往往流竄作案,相關媒體多會進行報道。
防范非法集資提示語
倡導理性投資,遠離非法集資!
凡是宣稱穩賺不賠的絕不投資!
凡是承諾高額回報的絕不投資!
凡是沒有金融牌照的絕不投資!